袁世凯相关论文
光宣之交发生的“陈璧案”,与当时的派系斗争大有关联。载沣将时任邮传部尚书的陈璧革职,不仅意在打击袁世凯一党的势力,且有削弱奕......
1897-1912年间,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以英国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的身份在中国活动,1912-1920年又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政治顾......
百日维新后期光绪皇帝给军机章京杨锐下达的戊戌“密诏”,不仅被康梁等人用来策划“围园诛禄”的军事政变,也让袁世凯因最早将此事披......
小站练兵是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的一项自强军事行动,主持练兵的统帅袁世凯发愤图强、学习西方,短短四年就编练出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陆军。......
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革命党人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酝酿二次革命。当时在中国能够左右政局的有三大政治军事力量,即北京的袁世凯......
1885年,晚清加强对朝事务关注,派遣袁世凯长期驻扎朝鲜,由此形成了李鸿章与袁世凯“内外呼应”的对朝外交新体制。究其根源,一方面1884......
高密县地处山东半岛胶莱谷地,河流众多,暴雨时易遭水患。清末德占青岛之后,筹筑胶济铁路。铁路勘测和修筑至高密时,因铁路为东西走向,而......
护国运动爆发,日本视为“千年一遇之良机”,以军部为主导,制定了打倒袁世凯进而在中国树立亲日中央政权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袁世凯的奏折、与朋僚的书信、公牍、电报等,反映了袁世凯在军队医政和社会公共卫生治理之实践。驻防朝鲜期间,他聘请医员疗治伤兵,推......
北京白话小报《群强报》创办于1911年,转手给陆瘦郎之后,在北京销量极大,“日销也达五万份以上”,影响力也不小。《群强报》1913年由陆......
1914年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崇圣典例》,貌似一项“嘉惠圣裔”的制度安排,但实际上,该典例中的部分条款对孔子嫡裔衍圣公府在帝制......
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是近代中国史的屈辱记忆,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1915年5月9日被当作国耻日,其中,侵占青岛的相关条文......
傅立鱼(1882—1945),字新德,号西河,出生于安徽英山县(今湖北英山县)。1899年考取秀才,1900年于安徽大学肄业,旋以公费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
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夺取了全国政权,并将复辟帝制作为最终的社会政治选择。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精英知识分子发动了......
文章以风雨飘摇的晚清至解放初这一漫长而动荡的时代迁移为脉络,简析张元济身处乱世,历经沉浮,却始终忧国忧民,爱国主义情怀一以贯......
由于诸多原因,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较为复杂。《剑桥中华民国史》概括说,“第一种是强调军阀主义开始了,政治统一解体,一种不讲......
崔金泉和范振钰合说过一段相声《选总统》,里面讽刺袁世凯,说他是个土包子,只喜欢吃河南老家的粉蒸肉,以为这是世间最美味的珍馐。事实......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必然要参加一场马拉松竞走比赛,看谁走得更远、更持久。人活百岁,起码说明你生命的续航能力强于他人,仅就这一点看,就......
辛丑回銮后,清廷为重树权威,裁抑东南互保的"抗旨"势力,同时为增强北洋实力以拱卫京畿,开始扶植袁世凯加强对江南财赋之区的控制;......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研究范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袁世凯在清末民初中国的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部......
《临时公报》是袁世凯筹备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官方出版物,记录了民初政权的两次更迭和从南到北的转移过程。袁世凯利用《临时公报......
1912-1913年章太炎出任东三省筹边使,建立了东三省筹边公署,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展示了民国初年精英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为建设边疆......
在"丁未政潮"中,两江总督端方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端方档案表明,在袁党驱逐岑春煊过程中,端方与袁世凯结盟,协助......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后,一直发展很缓慢,而在辛亥革命后,却出现了一个比较迅速发展的时期。众所周知,辛亥革......
<正> 统一币制的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的重要课题。辛亥革命以前,币制改革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的日程上,辛亥革命以后,政治的......
<正> 丁未(1907年)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次大爆发,晚清政局转换的一个重要枢机。但由于事件涉及到政坛最高层面的......
为了应付武昌起义引发的变局,最大限度地实现本集团的利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部分立宪派人士,在其军事政变的图谋落空之后,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各种类型的兵变接连不断地在全国各地爆发。这个时期的兵变是由拖欠克扣军饷、官长压迫虐待、裁减遣散军队、兵......
熊希龄的传奇身世 熊希龄,字秉三(1870—1937),原籍江西丰城,因先辈屡官湖南湘西州、县,遂入籍凤凰直隶厅(即今凤凰县)。 熊......
本文研究的主题,在于探讨1900—1928年间留日学生群体、赴日考察官绅及其他人士在直隶省近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对留日......
2005年第4期《文史天地》刊登的《中国的国歌》一文读后,有一问题,即袁世凯任大总统之后,称帝之前,于外交场合是否仍然将南京临时......
莫里循这个名字,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当人们重新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多少有点苦涩,多少有点感慨,感慨苦涩历史......
《临时约法》“因人立法”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命题。作者认为,《临时约法》“因人立法”是革命党人在特殊时代背景下采取的一种权宜......
几年前,与京城一位文友晤谈,他知道我没有去过革命军事博物馆,便告诉我,那里收藏的编号为001的第一件文物,是袁世凯当大总统时从德国进......
刺杀宋教仁的马前卒洪述祖,出自名门却不务正业。“宋案”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东躲西藏,最终仍难逃一死。而其死之惨状,也是罪有应得......
刘鹗,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搏公约,又字铁云,别号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六合。父亲刘成忠在河南当......
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曾是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梦想,从国外回来的宋教仁和章士钊便极力倡行这种制度。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
民国初年的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1912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到底走向何处?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
“惟健光则固以奋斗而死,自有志于革命以来,真所谓一息尚存,未尝少懈者。其生平自揆,亦曾无成败利钝之见,故不问健光所已建树于国......
晚清民国年间,山海关出了个督军,那就是田中玉。田中玉,字韫山。生于1869年10月,卒于1935年7月,临榆县城西小高建庄(今山海关高建庄)人......
一个帝国的覆灭,更多人看到的是政治家和军人挥斥方遒,但当我们深入历史细节,会惊人地发现存活了200多年的清帝国竟然会在一场铁路国......
书目繁多 各具特色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图书中,如果不算纯粹的史料,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偏重于革......